一、能檢測出來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談及奧密克戎變異株的檢測,指出對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基因組分析顯示,其突變位點不位于我國第八版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》公布的核酸檢測試劑引物和探針靶標區域,不影響我國主流核酸檢測試劑的敏感性和特異性。 也就是說,奧密克戎株變異雖然不少,但我國現有的核酸檢測試劑仍然能夠準確檢測到它。所以大家可以放心檢測。 二、需多輪檢測 武漢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譚曉東教授稱,奧密克戎株能不能被檢測出來取決于疾病發展階段和采樣手法。從疾病發展角度來看,感染奧密克戎株后,人體內的病毒數量是動態變化的。如果恰好在抑制期進行核酸檢測,病毒載量少,可能就檢測不出來。“病毒入侵人體后,我們的‘免疫系統’就開啟了應戰模式。采樣時如果正好是免疫系統占據上風,那么感染者的病毒載量會偏低,甚至病毒還沒侵蝕到采樣部位,那么病毒就有可能在檢測之中成功‘逃脫’。反之,如果病毒占據上風,那么感染者的病毒載量就會增高,檢測之中病毒‘逃無可逃’。所以針對奧密克戎株,一次檢測是遠遠不夠的。” 而且不同于德爾塔有較長潛伏期,奧密克戎株傳播期多在感染后1.5—5天,感染病例間的代間距平均為3天,要在短期內動態反復測核酸,才能有效檢出。以隔離管控的重點人群為例,過去通常采取1、4、7、14檢測頻次,今年通常會采取3天2檢、5天3檢甚至是7天4檢的頻次。 |